最新动态

您的位置: 政策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 最新动态

结脉证(房室传导阻滞)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发布时间:2022-11-24 来自:

结脉证(房室传导阻滞)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诊断学》(朱文锋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年)。

1)本病以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头晕乏力,甚则黑朦、昏仆为主症,更甚者可发生猝死,脉象上表现为脉来迟缓,脉律不齐,不规则歇止。

2)多在中年以上人群发病,常因情志波动,气候变化,饮食不节,劳累等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内科学》(葛均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临床特点

房室传导阻滞可有多种原因引起,其中药物中毒、冠心病和退行性病变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原因。

临床表现: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通常无症状,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引起心悸,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出现乏力、眩晕、黑朦、晕厥、胸闷胸痛、气短、水肿等症状及伴随病变的症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出现阿-斯综合征,严重者可至猝死。

体征:I度房室传导阻滞听诊第一心音强度减弱,III型房室传导阻滞听诊第一心音强度逐渐减弱并有心搏脱漏,IIII型房室传导阻滞听诊亦有间歇性心搏脱漏,但第一心音强度恒定,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听诊的第一心音强度经常变动,第二心音可呈正常或反常分裂,间或出现心房音及听到响亮、清晰的第一心音(大炮音)。

2)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表现:

I度房室传导阻滞。

III型房室传导阻滞。

IIII型房室传导阻滞。

III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二)证候诊断

1.心肾阳虚证: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腰膝酸甚则黑矇、昏仆。舌淡紫,苔白滑,脉沉细结。

2.阴阳两虚证:心悸怔仲,畏寒肢冷五心烦热,盗汗,胸闷,头晕,甚则黑矇、昏仆。舌暗红,脉弱结

3.气虚血瘀证:神疲乏力,头晕健忘,胸闷心悸,自汗或心痛如刺,甚则黑矇、昏仆。舌淡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细结。

4.痰瘀痹阻证:胸闷心悸,体胖多痰,身体困重,心痛如刺,痛引肩背内臂,甚则黑矇、昏仆。唇舌紫暗,苔腻或滑,脉涩结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心肾阳虚证

治法:温肾养心复脉

1)推荐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右归丸加减。炙麻黄、制附子、细辛、熟地、山萸肉、炒山药、枸杞子、菟丝子、当归、杜仲、鹿角胶(烊化)、肉桂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灸治疗

体针疗法:

主要取穴:心俞、内关、神门、厥阴俞、关元、肾俞等。

穴位注射:根据证型辨证选用温阳中药注射液在足三里等穴位注射12ml,左右交替,每周2次,两周为一疗程。

3)中药泡洗技术

选用温阳、补肾、活血的中药随证加减,煎汤泡洗双足,1次/日,每次30分钟,保持水温在40℃左右。10日为一个疗程。

4)饮食疗法: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宜选温肾养心复脉之品,如韭菜、胡桃肉、生姜、牛羊肉、桂圆、红枣等。

2.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温阳复脉

1)推荐方药:阳和汤加减。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干姜、生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灸治疗:

体针疗法:主要取穴:心俞、内关、神门、厥阴俞、关元、三阴交。

穴位注射:根据证型辨证选用温阳养阴中药注射液在足三里等穴位注射1~2ml,左右交替,每周2次,2周为一疗程。

3)中药泡洗技术

选用温阳、养阴、活血的中药随证加减,煎汤泡洗双足,1次/日,每次30分钟,保持水温在40℃左右。10日为一个疗程。

4)饮食疗法:饮食宜平性,忌生冷及,宜选平补阴阳之品,如山药、枸杞子、百合、红枣等。

3.气虚血瘀证

治法:补气化瘀复脉

1)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尾、地龙、桃仁、红花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灸治疗

体针疗法:主要取穴:心俞、内关、神门、厥阴俞、脾俞、足三里。

穴位注射:可选用补气活血中药注射液在足三里等穴位注射1~2ml,左右交替,每周2次,2周为一疗程。

3)中药泡洗技术

选用补气、活血的中药随证加减,煎汤泡洗双足,1次/日,每次30分钟,保持水温在40℃左右。10日为一个疗程。

4)饮食疗法:饮食宜甘温,忌生冷及油腻之品,宜选补气化瘀复脉之品,如莲子、黄芪、当归、红枣、鸡肉等。

4. 痰瘀痹阻证

治法:化痰祛瘀复脉

1)推荐方药:桃仁红花煎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红花当归桃仁香附川芎乳香延胡索丹参青皮、瓜蒌、薤白、制半夏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灸治疗:

体针疗法:主要取穴:心俞、内关、神门、厥阴俞、膈俞、血海、阴陵泉、丰隆。

穴位注射:可选用活血化痰中药注射液在足三里等穴位注射1~2ml,左右交替,每周2次,2周为一疗程。

3)中药泡洗技术

选用活血化痰的中药随证加减,煎汤泡洗双足,1次/日,每次30分钟,保持水温在40℃左右。10日为一个疗程。

4)饮食疗法:饮食宜甘平,忌生冷及油腻之品,宜选活血化痰之品,如山楂、当归、红花、三七、海蜇、海带等。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以下中医医疗技术适用于所有证型。

1.耳穴按压

取穴:心、脾、交感、皮质下

方法:耳贴王不留行籽或磁珠压穴。两耳交替,3天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共1~4个疗程。

2. 穴位贴敷

采用穴位敷贴治疗贴,贴心、神门、膻中、内关等穴位,24小时更换一次,10日为一个疗程。

(三)运动康复

配合有氧运动,循序渐进。

(四)西药治疗

紧急情况下可依据2013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及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起搏学组发表的《植人性心脏起搏器治疗—— 目前认识和建议(2010年修订版)》选用药物或安装起搏器治疗。

(五)护理调摄要点

1.生活起居:注意休息,病情重者适当限制活动量,避免持重、屏气及体位的突然改变。保持空气新鲜流通,阳光充足,室内寒暖适宜,预防感冒。

2.饮食:饮食以清淡,少量多餐,忌食甘肥厚腻及生冷之品,宜摄入低盐、低脂、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饮食。

3.情志: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志刺激。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2年)制定。

1.中医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1)症状积分评定

按照心悸,气短,头晕,乏力,黑矇,甚至昏仆,胸闷、胸痛、浮肿,心烦,失眠,尿少等症状,舌脉等表现轻重情况。

2)症状疗效评定

显效:症状全部消失,积分为0或治疗前后证候积分之差≥70%者。

有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之差≥50%而<70%者。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之差<50%者。

加重:治疗后症状积分超过前积分。

注: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西医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1979年全国中西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常见心律失常病因、严重程度及疗效判断标准》制定。

显效:I度和II度房室传导阻滞消失,或传导阻滞II度变为I度者。

有效:用药后I度房室传导阻滞缩短0.04秒以上.或传导阻滞II度变为I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变为II度,或心率增快20%以上。

无效:用药后无变化。

恶化:用药后传导阻滞更明显或心率较前减慢20%者。

参照《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沈绍功主编,北京出版社,2001年)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2年)进行。

显效:中医症状疗效评价和/或西医疗效评价显效。

有效:中医症状疗效评价和/或西医疗效评价有效。

无效:中医症状疗效评价和西医疗效评价无效。

加重:中医症状疗效评价和西医疗效评价恶化。

(二)评价方法

在入院时或门诊最初诊治三天内及出院前一天或门诊疗程结束前一天按照中医西医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1.中医症状评价:按照中医症状积分计量评分表进行积分评价。

2.西医疗效评价:按照西医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主要为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的变化。

症状

无(0分)

轻(1分)

中(2分)

重(3分)

心悸

正常活动时稍感心悸,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

正常活动时明显心悸,休息后可缓解,可勉强坚持日常活动

休息时无症状,稍轻微活动即会引起心悸,不能进行日常活动

气短

一般活动后气短

稍活动后气短

平素不活动亦感气短喘促

黑矇

偶尔发作

间断发作

经常发作

头晕

头晕眼花,时作时止

头晕较重,行走时加重

头晕欲仆,不能站立及行走

乏力

精神不振,气力较差,仍可坚持日常工作及活动

精神疲乏,全身无力,勉强坚持日常活动

精神气力严重疲乏,难以坚持日常活动

胸闷

轻微胸憋

胸闷明显,时见太息

胸闷如窒

胸痛

胸部隐隐闷痛

胸痛时作时止

胸痛明显,影响日常活动

浮肿

晨起晚间轻微浮肿

指陷性浮肿+――++

指陷性浮肿++以上

自汗

活动后微汗出,略有湿衣

不活动皮肤微潮,稍动则更甚

平素即汗出,动则汗出如水渍状

盗汗

头部汗出为主,偶尔出现

胸背潮湿,反复出现

周身潮湿如水洗,经常出现

口干

微有口干,不需饮水

口干少津,时欲饮水

口干难忍,频频饮水

尿少

尿量稍减少,24小时尿量1000ml以上

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400ml以内

尿量明显减少,24小时尿量100ml以下

畏寒

肢冷

手足不温,自觉怕冷

四肢发冷,需加衣被

全身发冷,增加衣被仍觉不能完全缓解

心烦

不安

遇事心烦不安

心烦不安明显

心烦不安不可克制

失眠

睡眠易醒,或睡而不实。晨醒过早,不影响工作

每日睡眠小于6小时,难以坚持正常工作

每日睡眠小于4小时,难以坚持正常工作

腰膝

酸软

腰膝酸软轻微,不影响工作生活

腰膝酸软较重,对工作略有影响

腰膝酸软重,影响工作生活,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