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您的位置: 政策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 最新动态

股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发布时间:2022-11-24 来自:

股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腓肠肌疼痛肿胀,有挤压痛,足背屈时疼痛加重,胫足踝水肿。

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起病急,发热,自臀部以下整个下肢水肿疼痛,大腿内侧股三角处有明显触痛,皮肤发白,重侧紫绀,皮温增高。慢性期,肿胀减轻,浅静脉扩张充盈,皮肤增厚,小腿可出现色素沉着。

3)个别病例可因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时,则有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面色紫绀,血压下降,甚至厥脱。

4)有长期卧床,久坐不动,外伤,产褥,盆腹腔手术,肿瘤或其他血管病史。

5)急性期血白细胞总数增高,静脉血流图、超声多普勒、静脉造影有助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发布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标准》。

1)发病急骤,患肢胀痛或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

2)患肢广泛性肿胀。

3)患肢皮肤呈暗红色,温度升高。

4)患肢广泛性浅静脉怒张。

5)Homans征阳性。

(二)证候诊断:

1.急性期

1)湿热下注证:患肢明显肿胀,胀痛、压痛明显,皮肤色黯红而热,青筋怒张,按之凹陷。伴发热,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血瘀湿重证:患肢肿胀,活动后加重,痛有定处,皮色黯红,青筋怒张。舌质黯红,有瘀斑、瘀点,苔白腻,脉沉细或沉涩。

2.慢性期

1)血瘀湿阻证:患肢肿胀,活动后加重,痛有定处,皮色黯红,青筋怒张。舌质黯红,有瘀斑、瘀点,苔白腻,脉沉细或沉涩。

2气虚湿阻证:下肢肿胀日久,朝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抬高下肢后减轻,皮色略暗,青筋迂曲;倦怠乏力。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

二、治疗方

(一)辨证论治

1.急性期

1)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推荐方药:四妙勇安汤加味。金银花、元参、当归、赤芍、苍术、黄柏、栀子、黄芩、连翘、防己、红花、生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剂)。

中医外敷技术:冰硝散外敷。将冰片、芒硝研为粗末,拌匀,装入布袋内外敷于患肢。

③饮食疗法:饮食宜清淡,忌生冷厚腻之品。

2)血瘀湿重证

治法:活血化瘀、利湿通络

推荐方药:茵陈赤小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茵陈、赤小豆、苍术、黄柏、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地、川芎、鸡血藤、牛膝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中医溻渍技术:选用活血消肿散或活血、祛湿、燥湿中药随证加减,煎煮后,泡洗足部、小腿,每日1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在3740℃。

饮食疗法:饮食宜清淡,忌生冷厚腻之品。宜服薏苡仁、赤小豆粥。

2.慢性期

1)血瘀湿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利湿通络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合茵陈赤小豆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地、川芎、鸡血藤、牛膝、茵陈、赤小豆、苍术、黄柏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中医溻渍技术:选用活血、祛湿、燥湿中药随证加减,煎煮后,泡洗足部、小腿,每日1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在3740℃。

饮食疗法:饮食宜清淡,忌生冷厚腻之品。宜服薏苡仁、赤小豆粥。

2气虚湿阻证

治法:健脾益气、利湿通络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赤芍、川芎、地龙、砂仁等。

中医泡洗技术:选用益气、活血、祛湿中药随证加减,煎煮后,泡洗足部、小腿,每日1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在3740℃。

饮食疗法:宜食甘温,忌生冷、寒凉、粘腻食物。宜服山药莲子粥等。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以下中医医疗技术适用于所有证型。

1.体位疗法

1)急性期

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高出心脏水平,一般抬高20~30cm;患肢制动,避免肢体用力屈伸活动,避免对肢体进行揉捏、挤压、搬动患肢,防止血栓脱落并发肺栓塞。

2)慢性期

急性期过后鼓励下地活动,需绑扎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活动量由小至大逐渐增加。平卧时抬高患肢高出心脏水平,一般抬高20~30cm,每天至少四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同时可做患肢踝、膝关节伸屈活动。平素生活工作中不宜久站、久坐。从事坐位的工作者,应定时站立行走或做下肢伸屈运动;从事站立工作者,经常以脚尖着地或做蹲起运动。

2.缠缚疗法

适用于股肿病慢性期患者, 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应坚持患肢缠缚弹力绷带,自患肢远端开始向近端缠缚弹力绷带,以促进患肢静脉血液回流,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使用期间应注意观察肢体的色泽、肿胀情况和效果,适当调节缠缚弹力绷带的松紧度。

(三气压治疗

适用于股肿病慢性期患者,治疗时患者平卧,压力设定时由低到高,以患者感舒适和不痛为宜。按摩时间2030分钟/次,10天为1个疗程。

)西医治

1.西药治疗: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2012年)规范应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同时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2.介入治疗: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2012年)可选用下腔静脉静脉滤器置入术、导管接触性溶栓、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五)护理调摄要点

1.饮食调理:适宜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等食物;忌食辛辣、醇酒、生冷之品。

2.情志调理

1)重视情志护理,避免情志刺激。

2)加强疾病常识宣教,正确认识疾病,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避免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2.西医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199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判断标准》制定。

1)临床治愈:①站立20~30分钟,行走1500m后,无明显肿胀疼痛、沉重感和压痛;②下肢浮肿明显消退或完全消退(以平面周长对比,大腿以髌骨上缘15cm点以上,小腿以胫骨粗隆以下l0cm点上缘测周长)同健侧相比,周径差小于2cm;③彩色超声多普勒血管显像血管完全再通。

2)显效:①站立15~20分钟,行走1000m后,肿胀比治疗前明显好转。②下肢浮肿明显减轻,平面周长同健侧相比不大于3cm。③彩色超声多普勒显像血管大部分再通。

3)进步:①站立10分钟以内,行走500m后,疼痛肿胀比治疗前有所改善。②下肢浮肿减轻,平面周长同健侧相比较治疗前稍有好转。③彩色超声多普勒显像血管小部分再通。

4)无效:治疗后症状与体征均无改善,或患肢水肿加剧,并发肺栓塞者。

(二)评价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和出院当天病情按照疗效标准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评价。

中医证候评价:按照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积分评价。

西医疗效评价:按照西医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