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您的位置: 政策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 最新动态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发布时间:2022-11-24 来自: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一、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痞病(TCD编码:BNP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不良(ICD-10编码:K30.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6年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国际罗马委员会2016年在DDW上发布的“罗马IV标准”。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证候:

脾虚气滞证

肝胃不和证

脾胃湿热证

脾胃虚寒证

寒热错杂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检查、腹部超声、幽门螺旋杆菌测定、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传染性疾病筛查、生化全套、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心电图、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腹部CT或MRI、钡条X线透视、上消化道造影、食道测压及PH动态监测、凝血功能检查、甲状腺激素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脾虚气滞证:健脾理气。

2)肝胃不和证:疏肝和胃。

3)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

4)脾胃湿热证:清热祛湿。

5)寒热错杂证:辛开苦降。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其它特色中医治疗

1)针灸治疗(体针、耳针)

2)灸法

3)中药泡洗

4)穴位贴敷

5)拔罐

6)推拿

7)中药熏治

8)八段锦

9)物理治疗

4.饮食疗法

5.西药治疗

6.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胃脘痞胀等主要症状明显改善。

2.无需继续住院治疗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变异及其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TCD编码:BNP020、ICD-10编码:K30.0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标准住院日21天               实际住院日:      

时间

         

(第1天)

       

(第2~7天)

目标

初步诊断,评估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完善检查,明确原发病及诱因并予纠正,

初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进行辅助检查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治疗效果评估和诊疗方案调整或补充

□完善入院检查

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清淡软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针灸疗法

□灸法

□中药泡洗

□穴位贴敷

□拔罐

□推拿

□中药熏治

□八段锦

□物理治疗

□饮食疗法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检查

□腹部超声

□幽门螺旋杆菌测定

□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

□传染性疾病筛查

□生化全套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心电图

□钡条X线透视

□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其他检查

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清淡软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针灸疗法

□灸法

□中药泡洗

□穴位贴敷

□拔罐

□推拿

□中药熏治

□八段锦

□物理治疗

□饮食疗法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对症处理

主要

护理

工作

□做入院介绍、入院评估

□进行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心理疏导、健康教育

病情

变异

记录

 □有,原因:

1.

2.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第8~14天)

       

(第15~21天,出院日)

目标

巩固治疗效果

安排出院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上级医师查房:治疗效果评估和诊疗方案调整或补充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及诊疗评估,确定出院日期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和病历首页的填写

□ 通知出院

□出院宣教: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随诊方案

□ 开具出院带药

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清淡软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针灸疗法

□灸法

□中药泡洗

□穴位贴敷

□拔罐

□推拿

□中药熏治

□八段锦

□物理治疗

□饮食疗法

□西药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药

□原剂量□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促胃肠动力药

 □原剂量□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原剂量□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清淡软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针灸疗法

□灸法

□中药泡洗

□穴位贴敷

□拔罐

□推拿

□中药熏治

□八段锦

□物理治疗

□饮食疗法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检查

对症处理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访

主要

护理

工作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心理疏导、健康教育

配合治疗

完成护理记录

生活与心理护理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进行卫生宣教、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坚持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措施

□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服法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