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您的位置: 政策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 最新动态

脱肛病(直肠脱垂)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发布时间:2022-11-24 来自:

脱肛病(直肠脱垂)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发布《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脱肛病诊断标准。

脱肛(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黏膜、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慢性疾患。根据脱出组织分为两型:

不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黏膜脱垂。表现为直肠黏膜层脱出肛外,脱出物为半球形,其表面可见以直肠腔为中心的环状的黏膜沟。

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全层脱垂。脱垂的直肠呈圆锥形,脱出部分可以直肠腔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的黏膜环形沟。

完全性直肠脱垂根据脱垂程度分为三度

Ⅰ度为直肠壶腹内的肠套叠,即隐性直肠脱垂。排粪造影呈伞状阴影。

Ⅱ度为直肠全层脱垂于肛门外,肛管位置正常,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不伴有肛门失禁。

Ⅲ度为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及肛管脱出于肛门外,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伴有肛门不全性或完全性失禁。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直肠脱垂诊治指南》

直肠脱垂表现为直肠壁部分或全层脱出等解剖结构异常,并伴有盆底功能障碍。通过完整的病史、体格检查及排粪造影等辅助检查可以诊断。

(二)证候诊断

1.气虚下陷证:肛管、直肠甚或部分乙状结肠全层向下移位或脱出肛外,甚则劳累后加重;伴有脘腹重坠,纳少,神疲体倦,气短声低,头晕心悸。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脉弱。

2.肾气不固证:肛管、直肠甚或部分乙状结肠全层向下移位或脱出肛门外,伴有面白神疲,听力减退,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夜尿多,久泻久痢。舌淡苔白,脉细弱。

3.气血两虚证:肛管、直肠甚或部分乙状结肠全层向下移位或脱出肛门外,伴有面白或萎黄,少气懒言,头晕眼花,心悸健忘或失眠。舌质淡白,脉细弱。

4.湿热下注证:肛管、直肠甚或部分乙状结肠全层向下移位或脱出肛门外,嵌顿不能还纳,脱垂的直肠黏膜有糜烂、溃疡;伴有肛门肿痛,面赤身热,口干口臭,腹胀便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二、治疗方法

(一)注射疗法

1.直肠黏膜下层注射

适应症:不完全性直肠脱垂。

禁忌症:肠炎盆底疝、肛门周围急件炎症,以及合并严重内科疾病。

方法:选用适当浓度的硬化注射剂点状柱状注射于直肠黏膜下层,使药液均匀分布于脱垂的直肠黏膜下,注射完毕,示指进入肛内进行反复按摩,注意注射局部不要产生硬结。不要刺入肌层,或注入黏膜层,以免坏死或无效。具体操作方法参考外科手术规范。

2.直肠内外双层注射法

适应症:完全性直肠脱垂。

禁忌症:同前

 方法:分两步:第一步为直肠黏膜下层注射法(同上),第二步,适当浓度的硬化注射液注射到直肠周围间隙(双侧骨盆直肠间隙、直肠后深间隙)使直肠外壁与周围组织产生纤维化,起到粘连固定作用。注意两步之间需更换手套,重新消毒术区,第二步按无菌手术操作,具体方法参考外科手术规范。

(二)手术方法

1.直肠黏膜结扎术

适应直肠脱垂伴有肛门括约肌功能不良

禁忌症:同前。

方法结扎或缝扎直肠远端黏膜顺利通过两横指为度,以避免术后排便困难。结扎点位多少根据黏膜松弛情况定,过多容易引起直肠狭窄,出现排便困难。具体方法参考外科手术规范。

2.肛门紧缩术

适应直肠脱垂伴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

禁忌症:同前。

方法在肛门后位或侧面做菱形切口切除皮肤,缝扎或结扎切口上方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切口内将括约肌重叠缝合,以达到紧缩目的

3.会阴部直肠乙状结肠切除、肛提肌折叠术(Altemeier手术)

适应症:肠管脱出时间较长,嵌顿不能复位或肠管已坏死者。

方法:经肛门切除脱垂冗长的肠管并吻合,可同时修补滑动疝及肛提肌。

(三)辨证论治

1.气虚下陷证

治法:补中益气固脱

1)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生白术、升麻、柴胡、陈皮、当归、炙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饮食疗法

宜进食补脾益气的食品,如:糯米、瘦肉、猪肚、草鱼、鳝鱼、山药、大枣等。

2.肾气不固证

治法:温补肾阳固脱

1)推荐方药:金匮肾气加减熟附子、肉桂、熟地淮山药、茯苓、山茱萸、泽泻、丹皮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饮食疗法

宜进食温阳补肾的食品,如:干贝、鲈鱼、栗子、山药、枸杞、黑芝麻、黑豆等。

3.气血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血固脱

1)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人参、生白术、茯苓、当归身、熟地黄、白芍、川芎、生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饮食疗法

宜进食补益气血的食品,如:乌鸡、核桃、龙眼、猪肝等。

4.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利湿

1)推荐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炒黄芩、黄连、生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饮食疗法

宜进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薏苡仁、红豆、苦瓜、冬瓜、芹菜等。

(四)针灸治疗

适应症:小儿直肠脱垂或完全性直肠脱垂Ⅰ度者。

选穴:百会、长强、提肛、气海、足三里、天枢。

操作:毫针刺,以补法为宜。

加减:实证可加刺曲池、阳陵泉。

(五)中药保留灌肠

适应症:小儿直肠脱垂、直肠黏膜下层注射术后。

方法:选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药煎煮后取50~100ml,温度36~37,保留灌肠。

(六)西药对症治疗

术后视患者体温、血常规等客观指标,对症给予抗炎治疗,具体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号)。

(七)护理调摄要点

1.术后嘱病人卧床休息3天,并控制大便72小时。

2.术后1次排大便前,可用温皂水灌肠,并避免排便时过分用力。

3.提肛运动:肛门收缩3秒、放松3秒为1次提肛运动,50左右

4.情志调理:重视情志护理,避免情志刺激。

三、疗效评价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直肠脱垂诊断与治疗标准》拟定

一)评价标准

1.治愈:患者排便时无肿物脱出,无肛门坠胀,排便通畅。检查直肠恢复正常位置,排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脱出肛门外。

2.有效:患者脱肛症状减轻,排便较通畅,检查脱垂程度减轻,无直肠全层脱垂。

3.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病情加重。

(二)评价方法

根据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判定治疗效果。临床表现是否有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排便是否通畅。指诊肛门直肠内有无堆积的直肠黏膜或脱出物,肛门闭合是否完全。

(北京长青肛肠医院)